一、学位授权点建设情况
(一)领域与方向
2014年获批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原招生培养领域为园艺领域,2017年根据教指委指导性意见调整为农艺与种业领域,包括了作物、园艺、种业三个方向。2015年开始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截止2021年累计授予学位90余人,现招生规模120人/年。农业硕士授权点响应服务国家和云南省农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主要培养掌握农业硕士专业学位领域基础理论和宽广专业知识,具备解决农艺与种业领域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并通过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来提升服务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服务面向南亚东南亚农业科技的能力。
(二)师资建设
截止2021年12月有教职工32人,高级职称19人、占59%,正高级职称7人,占22%。拥有云南省教学名师1人、云岭学者1人、云南省“千人计划”青年人才3人、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
2021年2人获学校东陆人才计划骨干教授支持、1人获学校东陆人才计划青年学者支持;引进六层次人才1名,优秀博士后1名,公开招聘专职管理人员1名、专职辅导员1名;完成了农业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业绩要求的制定,2人晋升副高级职称。
(三)平台建设
按照与学科建设相融、与人才培养相符、与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及面向南亚东南亚农业实践相适应的发展思路,形成多年生稻、马铃薯、工业大麻、高原花卉、咖啡茶叶、新作物驯化与改良中心等研究中心,建有院士工作站1个、省工程中心1个,省级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基地1个,全国研究生教指委支持的科技小院项目2个,同时建有院级教学实践基地14个,提升学生解决产业需求,产学融合、科技服务生产等能力。
(四)人才培养
具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及面向南亚东南亚农业农村科技的区位特色, 以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为主,在稻作、玉米、麦类、大豆、马铃薯等重要大田作物以及花卉、蔬菜、果树、咖啡等重要园艺作物等方面培养农业硕士。形成了“多年生稻技术应用”、“工业大麻综合利用”、“园艺(蔬菜、花卉、水果、咖啡等)产业关键技术应用”等特色鲜明的多样性的作物生产系统人才培养方向。
2020年荣获云南省第六届“互联网+”银奖铜奖各1项。省教育厅研究生创新项目1项,获云南省级三好学生1人,云南省级优秀毕业生2人,云南省级先进班级体1个。
2021年获云南省级三好学生2人,云南省级优秀毕业生2人,省级优秀硕士论文1篇。省级先进班集体2个。获得2021年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暑假实践活动优秀成果奖(二等奖)4人。获得云南省“第七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3项,2019级农业硕士研究生李凌宏等12名同学的“多年生稻技术”项目获全国“第七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省教育厅研究生创新项目1项。
(五)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从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中期检查、基地实践评价、到毕业答辩均有教学督导按培养质量体系全程督导;建有督导和学生参与的评教制度督促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制定《710公海线路检测资源植物研究院/710公海线路检测硕士研究生获得毕业资格研究成果要求(试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2020至2021年,所有学生的毕业论文均外送盲审,在学位论文抽检中均为合格。
(六)主要成果
2020年完成了710公海线路检测“双一流”农学学科建设项目。多年生稻团队通过利用群体遗传学和比较基因组学鉴定到了从玉米重要驯化基因Tb1直系同源基因,并对通过基因复制产出的新基因OsTb2进行功能分析。获得省级以上科技项目立项支持18项,在研项目54项。共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SCI论文16篇。制定地方标准1项。授权国家专利2项。审定非洲菊植物新品种1个。
2021年负责完成了“710公海线路检测服务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计划”的“高原特色农业和绿色食品牌”部分的规划,完成了院级学术委员会的改选。申报云南省科学技术发明奖特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申报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云南省科技厅基础计划研究项目10项;获得新品种审(认)定证书4个;申请国家专利2项,授权专利4项;在PNA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2篇。多年生稻研究实现从“0”到“1”突破,被《央视新闻》、《人民网》、《新华社》、《中新社》等各大媒体报道,“多年生稻创制及绿色轻简化技术集成应用”被云南省科技厅列为重大科技专项计划。
二、人才培养
(一)课程设置
根据全国农业硕士教指委关于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指导性意见,结合我校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以及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需求,农业硕士课程由公共课、领域主干课、选修课组成。课程体系突出对专业技能及技术集成能力培养的特点。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在领域主干课中有1门、在选修课中有3门运用本领域的主要理论和技术解决农业推广实践问题的案例研究课程。
(二)教学成果
2020年本学位点教师获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一项;云南省首批本科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一门。
2021年获省级优秀硕士论文1篇——《长期施用有机肥对设施菜地土壤肥力及氮矿化的影响》;云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1项——《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云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1项——现代农业发展实践案例库。
(三)实践基地建设
目前本学位点建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云天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2个全国农业专业学位教指委立项的科技小院(曼拉多年生稻科技小院、花卉科技小院),云南省农科院花卉所、经济作物研究所、玉溪市农业科学院等15个校外实践基地和1个校内实践基地710公海线路检测农学学科科研温室。能够依托以上专业实践基地,围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开展新品种选育,栽培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培养学生独立开展不同类型作物的育种,种子播种、田间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采收和种苗繁殖等试验实践能力。通过基地专业实践将所学转化为与农业相关的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培养出为农业农村发展相关单位及农业新型经济主体等服务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致力于我国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战略。
(四)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内容根据导师研究方向结合实践单位研究内容,针对作物生产实际和作物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围绕多年生水稻品种选育、栽培管理特点,工业大麻栽培生理,肥水管理,马铃薯重要作物种质资源利用,花卉植物(百合、绣球等)育种、资源多样性、繁殖、栽培等,咖啡逆境生理、副产物高效利用等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通常在农田、温室、果园等农业理论与技术实践场所,以及农业企业等农业管理实践场所开展专业实习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时间6-12个月不等。
(五)代表性成果
1. 专利——“一种生态智能室内立体植物种植墙及其培育方法”
本发明专利为国际申请,该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智能控制植物浇水和补光,可长期种植于室内,实现生态可持续植物种植和鱼类养殖的立体植物墙培育方法,解决现有方法存在的植物种植持续时间短,植物造型困难的问题。
2.专利——“一种菌株及其在枯萎病防治中的应用”
该专利发明了一种生防细菌菌株及其在枯萎病防治中的应用,该菌种运用于枯萎病防治。能解决现有香蕉生产技术中存在抗枯萎病基因少;选育抗枯萎病品种难;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加剧枯萎病菌的耐药性、化学农药在果蔬中残留、环境污染的问题。
3.专利——“普洱茶快速陈化仓储室”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部分普洱茶陈化仓储室设计结构较为简单,多数只是简单的密封处理,没有对其进行自动翻转摊平的装置,导致其在陈化过程中,需人工进行多次操作处理,而人员来回进入仓室不仅浪费人力,而且会导致外界湿气、异味进入、温度突然变化,从而导致茶品的质量下降。普洱茶快速陈化仓储室可以较好的对存放的普洱茶翻转和整平晾置,有效的加速了水分的散发,保证了陈化的速度和质量。
4.全国“第七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胡凤益、张石来、黄立钰等5位教师指导的“多年生稻—中国粮食安全‘新防线’,获全国“第七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扎根基层深入群众,在多地开展帮扶活动,通过试验示范、田间观摩会、种植技术培训会等方式对当地农户进行栽培技术指导和培训,及时发现问题,提供整套农民可用、可靠、易行的方案,只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提高技术到位率。
5. 云南省“第七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3项。
吴学尉等3位老师指导“魔宴—中国西部的致富盛宴”, 获云南省“第七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围绕魔芋产业发展“种业”和种球繁育瓶颈,依托前期选育的4个珠芽魔芋品种,结合已申报6个技术专利。实现产前繁种带动就业、产中种植带动增收、产后加工带动就业的全产业链增收致富。
何飞飞老师指导的“咖“妃”的表与里—咖啡果皮深加工技术推动咖啡产业可持续发展”,云南省“第七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将咖啡主要副产物—咖啡果皮进行一系列深加工技术制成咖啡果皮茶,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缓解乡村治理问题。
何飞飞老师指导的“滇咖余香—全国咖啡公益科技服务引领者”,获云南省“第七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组建 “滇咖小院”帮助合作社解决难题,为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保驾护航。
秦世雯等2位老师指导的“香蕉生防“军”—保卫云南香蕉绿色食品牌”, 获云南省“第七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研发出绿色、公益、可持续的香蕉生防菌制剂,于河口县农科局、南溪农场等通过田间安全性评估后,在云南省农科院,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建立绿色防治示范点,并联合国家香蕉体系的专家与政府机构、帮扶地区等展开深入公益合作,通过“产学研”密切结合进行强农兴农实践,培养支农爱农的新型人才,通过品牌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促进公益助农产品的推广及使用,从而保卫云南香蕉绿色食品牌,产生广泛的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价值。
6. 2021年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暑假实践活动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
何飞飞、黄光福等3位老师指导的“走进乡土乡村、致力乡村振兴”获得2021年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暑假实践活动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该成果依托曼拉村多年生稻科技小院奔赴玉溪、红河、文山等地开展水稻关键栽培技术指导,为解决当地水稻生产关键技术提供服务。对万溪冲社区“林下经济”的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将其引入到万溪冲的农业发展规划中,分析新的生态农业模式能带来的巨大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研究生考取资格证
本学位点研究生2020至2021年考取教师资格证4人。
(七)研究生招生、就业
2020年招收农业硕士研究生122人,授予学位28人。2021年招收农业硕士研究生121人,授予学位1人。2020年毕业生中有7人就业高校和事业单位。
(八)研究生参加国内赛事
2020年参加云南省第六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荣获银奖1项,铜奖1项。2021年本学位点学生参加第七届“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全国“互联网+”比赛金奖1项,云南省“互联网+”比赛金奖1项,银奖5项,铜奖2项;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财经素养大赛荣获初赛三等奖;参加第三届“苏研杯”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710公海线路检测预赛获二等奖2项;参加2021年全国大学生科学素质知识竞赛荣获二等奖;2021年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者暑期实践活动荣获国家级二等奖。
(九)奖助学金情况
我校设有岳虹奖学金、东陆英才奖学金、雷略经典助学金、710公海线路检测优秀毕业生奖励、贫困生求职补助、社会爱心人士助学金等奖助学金项目。其中公海学业奖学金资助全日制在读研究生,覆盖率为60%;雷略经典助学金每年资助公海学生6名,其中研究生(包括农业硕士研究生)3名;710公海线路检测优秀毕业生资源植物研究院每年2个名额;贫困生求职补助,100%全覆盖710公海线路检测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学生;社会爱心人士助学金名额,根据学院具体贫困生名额而定,名额不限。为了保证奖助贷评定公平、公正、公开,特出台了与奖助相关的文件,包括:《710公海线路检测全日制研究生综合测评办法(试行)》、《710公海线路检测研究生综合测评实施细则(试行)》。
2020年农业硕士学位点研究生获得国家研究生奖学金1人,公海学业奖学金100人(其中一等奖学金18人,二等奖学金25人,三等奖学金57人)。2021年本学位点研究生获得公海学业奖学金169人(其中一等奖学金18人,二等奖学金34人,三等奖学金117人)。
(十)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选定导师后,指导教师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和学生特点,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至少包括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工作计划两部分。课程学习计划根据培养方案和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制定,一般在入学一个月内完成。论文工作计划,一般应在第二学期内完成。
2.学术活动和实践研究。学术活动是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根据本学科前沿研究及结合本人研究情况,参加学术报告10次以上,其中至少有2次由本人做报告方可取得学分。 实践研究是全面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的重要环节,包括科社会实践和研究实践。研究生实际参加实践研究的时间不少于6个月。案例分析内容可以针对农业生产、管理或经营方面的热点问题,挖掘事件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或改进建议。研究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同时应参加公益劳动。
3.开题。硕士研究生于第三学期之前提交书面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含文献综述、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经费预算、参考文献等,字数不少于1万(按710公海线路检测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基本要求执行)。开题报告要求公开举行报告会,由本学科专业人员(含行业和企业专家)组成的不少3人的评审小组对学生所做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同时院学术委员会进行开题报告会督查。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研究内容、计划及其实施方案进行评价,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或意见。如开题环节未能通过,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新进行开题,通过方能开展论文研究工作,开题后如论文题目有重大调整和修改的研究生均需要重新进行开题。开题答辩完成后,需将相关信息在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录 入,并将开题报告电子版和《710公海线路检测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答辩评审表》原件扫描后上传。
4.中期考核。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通过后的一个学期须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和获得学分情况、科研开展和论文发表情况等。中期考核合格者方能继续学位论文撰写工作,考核不合格可以向培养单位或学科提出再次参加考核,如考核再次不合格将延期毕业或予以分流。
(十一)管理服务
1.管理机构
我校重视专业硕士教育,设置有校院两级管理机构,由校研究生院宏观指导,资源植物研究院具体管理,并成立教学督导小组负责质量控制、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由培养学院资源植物研究院副院长任农业硕士授权点点长,设教学秘书1人、辅导员2人,负责教学、学位论文、实践教学与就业工作,负责制定农业硕士相关的教学制度、文件,以及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审批与调整等具体工作。
2.管理制度
我校农业硕士授权点管理制度健全,文件齐全。严格执行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有关教学管理规定;教学质量监控、反馈与评估制度落实;学位论文指导、检查各环节落实,论文审查与答辩管理规范;教学方案和计划变动遵循规定程序。招生、办学及学位授予严格执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没有违规行为。
我校先后制订和完善了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和监督制度。特别是建立了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体系,从招生到学位授予等各环节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确保农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培养质量。主要包括:招生管理制度、培养方案、奖助贷体系制度、综合测评实施细则、学位授予标准、学位论文指导、评审与答辩等环节工作制度、导师聘任与管理制度、研究生管理机构体制等。并制定了专门教学与课程管理办法,包括课程与教学环节管理制度、课程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要求、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等。
形成了完整的农业硕士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结构、教材选定、教学大纲审定、教研活动组织、教学检查、听课制度、导师责任制等多个方面:(1)教学检查制度。本校建立了教学检查机制,由教务秘书定期跟踪不同课堂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并进行月度小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期末进行全面总结;(2)教学听课制度。本校建立了定期听课制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每学期至少旁听一门农业硕士课程,做好记录并将听课结果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3)导师负责制。农业硕士指导教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指导学生进行学位论文选题、论文研究工作、论文撰写工作及审阅和修改学位论文,以保证送审论文达到学位论文质量要求。
3.档案管理
我校2014-2021年农业硕士授权点的学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表、试卷(答卷)、成绩、教学质量评估、实践、论文开题报告、论文答辩记录等教学和学位申请文件规范且齐全。
我校为研究生制定了专门的研究生档案管理办法。校研究生院统一管理研究生档案材料,依托培养单位710公海线路检测专门设立了农业硕士研究生档案室,教学大纲、试卷及答卷、论文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报告、实践报告、学位论文均存档于710公海线路检测专业硕士研究生档案室中,学校每学期对研究生课堂进行抽查、学院每学期对研究生课堂进行听课评估,教学质量评估材料存档于院专业硕士研究生档案室中。
(十二)教学、科研支撑
学校重视农业硕士培养,并为本专业硕士培养配备充足的教学和实验设施,配有6间专用教室,能够满足农业硕士5门公共课、5门领域主干课和5门选修课授课对教室的要求。资源植物研究院现有13间专业实验室,为农业硕士培养配备了土壤肥料学实验室,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含光照培养室),品质分析实验室,分子遗传实验室,分子育种实验室,植物改良实验室,昆虫生态学实验室和种子低温保存室等。科研教学资产830余万元,460余台(套),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倒置荧光显微镜成像系统、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便携仪叶面积仪、PCR仪、光照培养箱等多种仪器设备,配置了多款农业数据分析软件,比如SAS、R语言并有专任老师进行讲授。本学位点农业硕士研究生持有“校园一卡通”,可以使用学校、学院图书馆及网络资源,并可借助学校的网络教育辅助平台,开展网上互动教学、摩课学习、适时交流。
三、师资队伍
(一)师德师风建设
本学位点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地位,深入学习《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风师德建设的意见》《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并结合文件精神建立教职工学习制度,将师风师德教育作为学院职工大会、业务学习大会、教工党支部的学习内容,定期开展教育学习,引导教师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立德树人。2020至2021年组织教师参加导师培训35人次,充分了解国家研究生教育文件及政策、导师责任与义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研究生教育规章制度、研究生培养流程、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与学术伦理等,从而让每一位导师树立良好师德师风。
(二)专任教师队伍
施行导师分类选聘,校内导师侧重应用研究创新能力,校外导师侧重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新遴选导师由学位点进行培训,明确其立德树人职责,明晰培养相关规定、要求和流程。政治素质、师德师风与学术道德要求始终贯穿于导师选聘、晋升、考核等环节,强化导师素质要求。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87%拥有博士学位,51%有留学背景,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0人、博导4人。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计划项目资助1人,云岭学者1人、云南省教学名师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云南“千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人、云南“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710公海线路检测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7人。
(三)行业导师
本学位点共有行业教师64名,其中正高级61名,副高级2名,中级1名。行业教师主要位云南省农科院、各级农技推广中心,本地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专家和技术骨干。共参与7门课程建设,举办朱有勇院士《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等 30 多次讲座。
(四)教师担任国内外重要行业组织任职情况
共有4位教师在5个行业组织任职,任职行业为教育部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教指委、云南省作物学会、云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云南省精品咖啡学会。
四、科学研究
2020年,多年生稻种质创新及应用研究项目(二期);Ghd7基因参与优良杂交稻单亲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FocAtg14基因对香蕉枯萎病菌致病性分化的作用机制研究;工业大麻种植和管理流程研究;黄毛草莓果实香味物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项目到校经费759万元。
2021年有重大重点项目7项,分别为多年生稻创制及绿色轻简化技术集成应用;云南省科技厅项目大丽花与矮牵牛种质创新研究;云南省科技厅项目OsDTRF1介导水、陆稻分化的遗传进化和分子机制研究,食用油料作物(油菜、花生)优质品种选育及高效技术示范,低纬高原月季等切花无土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珠芽黄魔芋优良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农业农村部项目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岗位科学家-工业大麻生理与栽培项目等共计到校经费467.5万元。
2020年多年生稻团队通过利用群体遗传学和比较基因组学鉴定到了从玉米重要驯化基因Tb1直系同源基因通过基因复制产出的新基因OsTb2,并进行功能分析。获得省级以上科技项目立项支持18项,在研项目54项。共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SCI论文16篇。制定地方标准1项。申请国家专利2项。审定非洲菊植物新品种1个。
2021年根据学校安排,负责完成了“710公海线路检测服务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计划”的“高原特色农业和绿色食品牌”部分的规划,完成了院级学术委员会的改选。申报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特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申报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云南省科技厅基础计划研究项目10项。获得新品种审(认)定证书4个,申请国家专利2项。在SCI、北大核心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篇。
五、服务社会
本学位点以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云南农业现代化、脱贫攻坚、生态环境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在服务农业现代化方面。咖啡团队研发柠檬咖啡冰饮、肽咖啡、绿原酸咖啡、速溶和挂耳咖啡等多个产品,丰富了云南咖啡精深加工产品的供应链,扩大了本土咖啡企业品牌影响和市场占有率。茶叶团队针对普洱茶、滇红茶、CTC红碎茶、沱茶等云茶具有护肝、降脂减肥和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效,研发云茶新品及功能产品,延长茶叶产业链,提升了云茶的附加值。花卉团队以百合、香石竹、月季、非洲菊、多肉植物、绣球等花卉育种和栽培技术为突破点,服务云花产业健康发展。
(二)在服务云南脱贫攻坚方面。工业大麻团队研制形成了7项工业大麻栽培技术方案,并免费向国家级贫困县丘北县种植户推广,为当地脱贫攻坚作出了较大贡献。茶叶团队定点对接普洱市整董镇、倚象镇等地区300余户建档立卡户家庭,通过联合合作单位与两地村民签订了产销协议,统一种植云南大叶种紫娟茶,增加当地村民的收入,助力当地农户脱贫致富。
(三)在服务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多年生稻团队研发了原创性的轻简化稻作技术——多年生稻技术,该技术有利于减少农业对水肥的过度依赖、节约生产成本、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劳动强度,有利于减少频繁耕种对土壤耕作层的破坏,促进了土壤的修复和生态平衡。花卉团队研发了花卉种苗节水灌溉技术,实现花卉高效节水露天鲜切花规模化生产。
(四)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多年生稻团队在云南省的坝区、丘陵山区、梯田、低热河谷等粮食区可以推广多年生稻技术,稳定了粮食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缓解人口持续增长对粮食需求增加的压力。
(五)在服务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咖啡团队制定咖啡绿色栽培和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推进种植标准化,提高种植效益。花卉团队研发了花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现对花卉病虫害绿色精准防控。
六、不足与短板
(一)农学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差距
具体表现在培养既懂乡村振兴战略又懂专业、具备交叉学科知识技能、能扎根农村大地的优秀学生不多,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还存在差距。
(二)师资队伍建设还需加强
目前的专任教师队伍中,虽然87%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50%以上的教师具有留学背景,但是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和高水平拔尖人才数量偏少。
(三)研究方向和团队建设还需优化
虽组建了多年生稻、工业大麻、马铃薯、花卉、茶叶和咖啡、新作物驯化中心6个研究团队,但存在研究方向凝练不具体,研究团队成员结构不合理不健全等问题。
(四)标志性成果不足
虽然在多年生稻创制及应用,工业大麻遗传改良及高效栽培技术、草莓起源进化适应性机制研究处于国际或全国同行研究前列,但标志性成果还是偏少,需要继续加大高水平成果研发投入。